大的裁量权?可以拍板任何条件吗?”
高铭在来的路上早跟赵楷说定了,此时一点不怵,“可以。不管谈定什么事,当下就可以签国书。”
耶律淳与耶律大石用契丹语说了句什么,便不再说话。
“咱们两国人员都到齐了,那就开始办正事吧。”耶律大石先站起来宣读辽国拟的免除岁币的国书,待读完了,又将国书给高铭等宋国人过目。
高铭瞅过之后,交给花荣,又交给赵楷,赵楷一字字检查过,没有任何问题,才点头示意叫高铭盖章。
一式两份。各自储存。
自此盘绕在大宋心头的快上百年的岁币,彻底进入了坟墓。
搞定了免除岁币的国书后,所有人都没离席的意思,因为更大的问题来了:幽云十六州的归属。
因为此事之前一直没有挑明,所以便开始了互相试探。
耶律淳端坐着,南院宰相张琳则装作闲适的样子,但谁都不动弹起身离席。
耶律大石先道:“自从上次一别,十分想念高兄,不知高兄回去后,可将在辽国发生的事情,尽数转述了没有?。”
高铭笑道:“这是自然,所以才能如此快的又相见啊。我们这次前来是带着十成十的诚意,想解决的问题也不限于免除岁币的协约。”
言下之意,我转述了和谈幽云十六州一事了,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个,诚意满满。
张琳于此时突然插话,“这一路走来,不知你们觉得这幽州景色如何?”
高铭笑道:“我觉得与我国沧州无异。”
辽国幽云跟宋国沧州景色无异,因为这本来就应该归于一个行政区。
高铭这是明晃晃的暗示了。
张琳捋着胡须道:“听说你们跟金国进行马市贸易,不怕被女真人坑了吗?就怕你们拿了酒跟茶叶去,直接被他们抢了。”
张琳虽是汉人,却是辽籍,理应为辽国办事。
花荣记得路上跟高铭交流过金国的马市问题,学着他的词汇道:“我们相信女真能恪守协约,毕竟我们宋国是他们第一个贸易伙伴,他们自然十分珍惜。”
贸易伙伴?听起来关系还蛮亲厚的!张琳呵呵冷笑,“你们明知道女真跟辽国的关系,还与他们做贸易。”
和女真马市贸易,在高铭上次离开辽国的时候,就已经交代清楚了,耶律延禧也没说什么,现在张琳又把他翻出来,显然是想挑刺,叫宋国心理上有愧疚。
高铭微笑道:“正是因为女真跟你们大辽作战,我们才进行马市贸易啊,因为马匹是重要的战事物资,我们买得越多,女真的马匹越少,对辽国越有利不是么。”
耶律大石、耶律淳、张琳都知道高铭是胡扯,但却又找不到更好的反驳理由,都只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,至于内心想什么,高铭就不得而知,但肯定没好话。
高铭发现耶律淳和赵楷都基本不说话,大佬果然都是坐镇的,叫下面的人唇枪舌剑地交锋。
高铭道:“我上次穿越幽州的时候,发现幽州城的对南的城墙修缮得不错,但是对北的防御却不怎么样,榆林关更是马马马虎虎,日后若是修起来,又是一大笔钱。”
北边也是辽国境内,辽国自然不会投钱在自家院内修院墙。
言下之意,这幽州拿回来也得花钱修缮。
刚才张琳不是挑毛拣刺么,他也得礼尚往来。
耶律大石深知挑货的才是买货的道理,笑道:“有先天屏障胜过人工修缮的高强千百倍。”
榆林关天险天下独一份,别的地方没有,这才是最大的卖点。
张琳重重点头,“没错,单说幽州一城,就三面环山,对辽国的重要性不需我多言,怎么重申都不过分。”
对辽国重要,对宋国而来,重要程度至少翻几倍都不嫌多。
宋国使臣肯定懂。
高铭笑道:“其实这幽州虽然坚固,却不如咱们宋辽情谊坚固。这一百年来,城墙好歹修缮过几次,但是咱们宋辽之间可不曾有过兵戈。”
甚至每年两国统治者之年,适逢对方生辰还会互送礼物。
当初仁宗驾崩的时候,大辽皇帝还为他掉泪。
一提这茬,两国人就都笑了,气氛稍有缓和。
耶律大石看准时机,“高兄,你这话说得十分有道理,我国陛下说了,你我两国这百年情谊,这幽云十六州便是见证,如果兄弟之国真有想法,它的归属有洽谈的余地。”
终于到正题了,高铭立即装作感兴趣的样子,“是么,辽国陛下真是有气吞天下的胸怀,有总览国际局势的大局观。”
先拍辽主几句马匹,理应是题中之义。
高铭继续道:“确实,如今女真起事,辽国为了此事烦忧,想必幽云十六州内的情况,多有顾及不到。不如将它们托管给宋国,也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女真。我相信在这之后,我们两国的情谊就像这榆林关一样坚固,任谁都撼不动。”
宋国得幽云则继续与辽国修好,绝不对辽出兵。
高铭此言一出,算是正式提出接管幽云十六州的事了。
赵楷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的反应,就见耶律大石和张琳先互相看了一眼,似乎在对彼此说,重头戏来了。
张琳一笑,满脸的皱纹,他道:“这个嘛,既然宋国有诚意,我们也不能一口回绝。有些话,我就不重复了,但幽云乃膏腴之地,宋国若想接管,必当有补偿。”
这个没什么好说的,辽国除非疯了,才会什么都不要地拱手将这些地方白送给大宋。
高铭颔首,示意耶律大石继续说。
张琳一字一顿地道:“我们所需不多,只要金五百万两、银一千万两、帛一千万匹作为补偿。”
在场的所有宋国人皆愕然,这不是狮子大开口么。
赵楷就一个想法,这是敲诈。
高铭沉默了下,严肃地道:“我觉得咱们彼此都应该拿出真诚的态度,你们说出这么不切实际的数额,显然没诚意,既然如此,没什么好谈的了。”说完,便起身对其他人宋国人道:“反正免除岁币的国书签完了,咱们走罢。”
一副老子不谈了的架势。
第144章
高铭起身要走, 除了花荣外,其他宋国成员却都还黏在椅子上,就连赵楷也没第一时间起身, 显然大家到底是想要幽云地区的,似乎怕抬腿走了, 真的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。
你们行不行啊, 路上不是给你们说过了么, 现在宋国是有主动权的, 并不像以前那么被动了。
辽国怕咱们和金国结盟, 他们坐地起价, 咱们得杀价!
听到不靠谱的价格起身就走, 将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。
结果你们一个个的表现出很想买的样子,人家就吃定你了。
可能是这些宋国文臣多是富家子弟,就是一般出身, 也专心读书, 不问柴米油盐之事, 哪里晓得买卖里的门道。
高铭见这群家伙不走,自己走了,他们不跟着,就拖延时间的哼道:“你们就是把宋国倒过来,也抖落不出这么多银钱,没可能支付的。买回幽云之后,我们宋国不用过日子了!倒是你们, 切不要抱着金砖挨饿!当年,安史之乱, 史思明的儿子史朝兴穷途末路之时,被人围住, 他以自己的金腰带为贿赂,希望对方可以放他一条生路。结果对方说道,不劳你自己动手,等你死了,我们自来取。如今辽国的境地并不比当年的史朝兴好到哪里去!”
要不等你们辽国死了,我们自己来取幽云!
一席话不仅是吓唬辽国,也是点醒宋国使团成员。
果然高铭说完,大宋这边已经有人开始挪身子站起来了,且越站人越多。││思││兔││网││文││档││共││享││与││在││线││阅││读││
辽国众人见他们要离开座位,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色,耶律大石赶紧道:“你们能出多少?”
“我们今年的三十万岁币都是好不容易凑齐的。你觉得我们能出多少?”
张琳道:“正因为每年三十万岁币,所以我们辽国免除了岁币又要把幽云十六州给你们,收取百年价格应该不过分吧。并且这一百年来,钱多物品少是趋势。都算上的话,这些钱已经很少了。要不是看在宋国和辽国百年修好的份儿上,要比这还要高昂。”
真有你们的,连通货膨胀都算上了。听张琳的意思,这还是少要了呢。
耶律大石也道:“以前的岁币每年三十万,一百年就是三千万,如今幽州永远归还你们,索要一百年的岁币不过分吧,考虑到你们没有那么多白银,只要一千万白银,剩下的用金子和帛抵扣。”
算盘都打到一百年之后了,关键是一百年之后,别说辽国了,宋国是什么样还不知道呢。
高铭哼笑道:“耶律兄,我还是第一次听说,孩子刚生下来就要把他一生所需的花费都一口气准备齐的。抱歉,这价格实在叫我们没法承受,幽云十六州这孩子我们不要了。”
他说完,明显感到一直表情严肃的耶律淳,嘴角露出一个微不可查的微笑。
高铭一怔,这种微笑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,尤其还出现在他干脆拒绝辽国的条件的时候。
难道这耶律淳是个顽固派?宁可抱着祖宗基业去死,也不断臂委屈求生?
这种人是最可怕的,愣的怕横的,横的怕不要命的。
此时就听耶律淳冷声道:“不要更好,本王一开始便不赞同割去这些州府给你们南朝。”
耶律大石表面不露神色,暗地里则叹气,晋王从骨子里反对与宋国妥协,还不肯放心以前对宋国颐指气使的架子。
要是高铭这个态度,正好顺了耶律淳的意思,谈判怕是要夭折。
高铭意识到问题,立即调整政策,对耶律淳道:“忘了说一点,我们并不想永久割让,只想租借三十年。”
“租借?不是割让?”耶律淳极为吃惊。
高铭跟赵佶提出这个策略就是怕辽国人中有顽固派,叫他猜到了,还真有。
虽然本质上是一样的,但租借听着就让人容易接受得多。
对耶律淳这样不支援割让祖宗辛苦攻占下的城池的人,简直是对症下药。
耶律淳问道:“多久?”
高铭伸出三个指头,“不多,就三十年。”
“三十年?”耶律淳犹豫了,时间不是很长,他努努力说不定能活到租借结束那天,“那还有的谈。”
花荣拽了高铭衣襟一把,高铭就势重新坐下。
辽国派出了耶律淳这么个硬茬,得谨慎行事。
“既然是租借,自然就得有租金了?”耶律大石道:“你们打算出多少?我们也退一步,如果你们的一次性出不起那么多金银,按年付也未尝不可。”
“每年十万两白银。”
耶律淳鼻音一哼,一个劲儿地摇头,口中用契丹话念叨着什么,声音很小,就是